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当代医药
曾用名:健康人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ISSN:1674-4721
CN:11-5786/R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42081
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期刊分类:药学
期刊热词:
护理,疗效观察,疗效,临床疗效,腹腔镜,护理干预,并发症,糖尿病,老年,高血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药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研究回顾与展望(2)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5 12:4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医药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 医药商业企业的下游客户以医疗机构为主,普遍采取赊销模式,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下,账期呈逐年

(二)医药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

医药商业企业的下游客户以医疗机构为主,普遍采取赊销模式,在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下,账期呈逐年延长趋势。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长期以来垫资经营,大量资金占压摊薄企业盈利,使得企业发展受困,现代化水平难以提高。医药流通企业作为典型的商业流通企业,以轻资产的模式运作,资产多为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抵质押物相对缺乏,加之自身信用不足、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更是制约其融资。但供应链金融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注入产业链,实现为小企业增信、核心企业信用的可拆分、可组合支付。因此,从融资角度考虑,企业需要引入供应链金融以实现融资。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发展相对还不健全,银企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更加科学,不是仅关注单个融资企业的静态财务信息,而是将该中小企业放在整个供应链中,通过对中小企业综合实力、核心企业综合实力、融资项目等具体运行情况的综合评估,掌握供应链的动态运行情况,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在医药流通领域,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应收账款、大型医疗设备的存货或预付款项都能够增加医药流通企业本身的信用。从金融机构角度考虑,通过供应链金融能够识别出信用良好的医药流通企业,能够提升金融机构放款的安全性。

(三)医药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

根据所处的不同阶段,中小企业对应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采购阶段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生产阶段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模式(陈烨敏,2016)。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高红玉,2015),大多采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应收账款池融资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将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从而获得授信额度和融资,以应收账款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方面,也可以采用动产质押的融资方式,但是动产质押受限于上游厂商。由于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效率较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供应链融资亦在逐步推广。

(四)医药流通领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的影响

1.增加企业信用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与医药企业有稳定的业务往来的下游客户包括公立医院,以公立医院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提高了企业信用。有学者通过对中小医药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实证分析,在风险与信用评估中加入了医药行业这一特定行业因素,对比传统信贷,供应链融资信用等级提高了两个级别(孙娜,2013)。链上的中小企业可以依托核心企业和整条供应链的综合实力,改善其信用状况,使其更易获得银行授信,缓解融资难题。

2.提升企业融资绩效

供应链能力是资金能够及时偿还的前提(熊熊,等,2009),为破解融资困境,企业将致力于提升供应链能力。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借款人的综合能力成为比资产更重要的指标(李毅学,2011)。以医药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结合内外部资源帮助其供应链伙伴,更能解决供应链资金流问题(黄秋萍,等,2014)。中小企业获取融资后,首先维持日常运营实现基础盈利,之后将追求更高层次的复杂能力(宋华,等,2017),当其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分销运营能力提升之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

3.提升供应链能力

我国医疗机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其核心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故往往对于供应商的基础管理并不重视。医药流通企业作为医疗机构的供应商,围绕医疗机构开展业务,医疗机构在供应商管理上的落后也导致了医药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首先将倒逼医药流通企业梳理与上下游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加强对票据、资金、物流、信息流的基础管理,提高对供应链的风险控制力;其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医药流通企业提供融资之后,通过一系列业务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医药流通业务过程中“四流”的全程监控,通过金融优化夯实供应链管理实质。此外,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周转效率,提高其供货服务能力,减少供需矛盾,也让医疗机构解放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疗服务提供上。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网址: http://www.zgddyyzz.cn/qikandaodu/2021/0125/708.html

上一篇:基于收益法的企业价值评估 ——以恒瑞制药为
下一篇:探讨谷胱甘肽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