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当代医药
曾用名:健康人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ISSN:1674-4721
CN:11-5786/R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42081
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期刊分类:药学
期刊热词:
护理,疗效观察,疗效,临床疗效,腹腔镜,护理干预,并发症,糖尿病,老年,高血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何训田:“寻找我自己的香型”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18: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诸多中国当代新锐作曲家中,何训田是比较难谈的一位。 何训田的音乐有一种他本己的,属于他自己与生俱来的某种天然或天赋的成分,使人感到亲近或好听。但是他的音乐只能听,

在诸多中国当代新锐作曲家中,何训田是比较难谈的一位。

何训田的音乐有一种他本己的,属于他自己与生俱来的某种天然或天赋的成分,使人感到亲近或好听。但是他的音乐只能听,很难讲,讲不出或不能讲。在我的印象中他的音乐可以用“顺”来描述:柔顺,通顺,顺溜、顺达、顺畅;不多不少,自然流出。这种“顺”本身成为一种味,一种风格,或他后来所说的一种“香型”,这是他独有的。何训田的“顺”带来另一个感觉就是“净”:干净。没有藏着掖着的、无病呻吟的东西,没有烦、厌,没有深奥,很直白,一览无遗。这种“净”除了干净,还有纯净、平静、恬静、净远。何的音乐中的“顺”和“净”中还总是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细腻和给人很舒服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几乎出现在他所有类型的音乐中,即使是在其前卫的《梦四则》中,那种阴森森、鬼兮兮的惊悚声响听起来也是抒情的。

在“第五代作曲家”中,何训田是极有个性和特色的一位。他个性比较内敛。如果说谭盾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玩意新概念的作曲家,何训田则表面上显得温和,不露声色,但就其音乐的前卫性和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却丝毫不亚于谭盾,甚至走得更远。他创作风格的变化尺度更大,从最传统的交响乐到最先锋的抽象音乐,再到服务于大众的礼乐以及商业化的通俗歌曲,他的音乐触觉伸展得幅度非常宽。但是所有这些多样化,并非东一榔头西一棒,到处去瞎碰,而是统一在一个世界观和音乐理念中(学生时代的作品除外)。这种统一性的背后是他思想的深邃。这一点似乎无人能比。何训田的话不多,与他的音乐一样,他说的话都很干净,东方禅宗式的警句格言。能不深奥吗?!正因为如此,与何训田展开音乐对话是很困难的,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佛教或哲学的深坑。

何训田的音乐也表现出最大程度地脱离西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界限常常也被他突破。我一直以为,“可能性追求”可以罩住任何专业作曲家,但何训田则是轻轻地说一句:“对于我,已经没有诱惑之物了。”这就使任何的所谓“追求”都变得“肤浅”。所以,我好像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几乎从我编织的“可能性追求”的罗网中抽身、脱离,逍遥远去。

何训田思想的根子是佛教禅学修行的一些教导:舍执、观空,达到澄明,无念,直至获取真如。这种世界观认为,人本来与世界宇宙万事万物一样是很干净的,如慧能所言“世人性本净”。但由于世俗和凡尘的诱惑,人执著于外部现实世界,从而产生妄念或性迷,失去本然之心或真心,陷入痛苦和灾难,因此人要做的是把遮蔽我们的妄念去除,以“平常心是道”,便可自识本心,自见本性,终能大彻大悟,成佛成道,自然解脱。

何训田的这些思想,我以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刻意追求得来。这也许是他的性情和气质中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许可能是在他从事音乐创作中逐渐悟到或接近的。总之,这些对于他是自然而然来到,并贯穿到他所有的音乐言行中。从他的音乐来看,他属于有慧根之人。事实上,音乐和生命态度在他那里仿佛天然就是水乳交融地混合在一起的。这一点,很少有人能做到。

我同何训田认识是在他到“川音”上学之前。大约是1977年初,我在四川基层的德阳文工团担任单簧管演奏员,那年到何训田的家乡遂宁演出,记得在一天演出前,在剧场昏暗的乐池里,何训田找到我。我们之前并不认识,他不知从哪打听到我,得知家父在“川音”作曲系任教。此时正是高考录取前夕,前途未卜的他正于焦灼地等待录取通知,他找到我好像是希望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在一起聊了聊,记得后来还领我去到他家。他用当时使用并不多见的手提录音机放了一首他的作品给我听,记得好像是小型乐队伴奏的小号独奏。他的音乐的所有一切我现在都模糊了,甚至到底是不是小号独奏都不能确定,但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顺溜。这段音乐并无惊人之处,很传统,也没有专业修饰的痕迹,但与通常业余作者习相比,绝非一般,非常流畅自然,干干净净,巴巴适适(四川话)。这是他上大学接受正规学院派教育之前,自学作曲给我留下的印象。在他成为作曲家后的所有音乐中,这首习作给我的印象依然是最深刻的。

何训田思想的变化和成长可以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地看到。与1977级同时入学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青年作曲家相比,身处四川的何训田显得很闭塞和保守。下面是他的不多的谈论自己创作体会的一段文字: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网址: http://www.zgddyyzz.cn/qikandaodu/2020/0807/444.html

上一篇:李学明的原乡美学
下一篇:帕胡德:“当代长笛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