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厦将立,必先筑基,预立社会管理之大厦,必先筑好政务微博之基石。让政务微博真正成为了解、与民沟通的桥梁, 就必须做到扎根基层百姓,让政务微博“接地气”;注重微博规划,使政务微博“专业化”;明确知行合促微博问政“行动化”。唯此,方能促使社会管理真正为民解答、为民解困、为民谋利。
4.为官之德在于清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清廉是一种无形力量,也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以家人之心为心,多想一想他们的叮嘱,多听一听他们的心愿,在面对物质诱惑、利益迷雾之时,及时警示自己慎思之、明辨之,才能以问心无愧守护好心灵港湾。
5.当前我国正处在信息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在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级机构要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以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和服务平台完善为 核心,深化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有机融 合,优化电子商务环境,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链,提高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让我国经济腾飞的骏马在平稳通畅的信息高速公路飞驰。
6.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更不可行。 在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全民期待“美丽”的今天,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道路。经济发展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以经济发展支撑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只有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才能既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满足群众宜居安康的迫切愿望。
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倶黑”环境的优劣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中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8.当前,部门已经意识到经济转型升级是增强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核心 ,为此,各级陆续相关政策,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的重要工作来抓。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加大投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等有效手段来提高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实现产品从“量”多到"质"高的转变,才能推动我 国早曰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蜕变,才能使我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民营经济同国有经济一同筑起了国民经济的基石,为市场繁荣、国富民强建立了不 朽的功勋。相信只要我们正视问题,走自主创新的复兴之路,就能引导民营经济克 服困难、步入正轨,实现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新飞跃。
10.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 飞的"龙头"在城镇。因此,要想加快发 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 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 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 ,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人物素材整理
1.于敏: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于敏,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于漪: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珍贵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和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网址: http://www.zgddyyzz.cn/zonghexinwen/2022/1221/1970.html
上一篇:医药会计实践论文(医药行业会计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当代医药投稿 | 中国当代医药编辑部| 中国当代医药版面费 | 中国当代医药论文发表 | 中国当代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13080523669(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