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当代医药
曾用名:健康人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ISSN:1674-4721
CN:11-5786/R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42081
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期刊分类:药学
期刊热词:
护理,疗效观察,疗效,临床疗效,腹腔镜,护理干预,并发症,糖尿病,老年,高血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通向中国话语建设当代中国美学的三次突围(3)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5 06:4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是“古典热”。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书籍。中国美学思想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中国美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

第二是“古典热”。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书籍。中国美学思想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中国美学史的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这看上去让人很难理解,但其实并非出于偶然。与西方美学的引进一样,这也是针对50年代以来形成的美学知识固化所做的突围。80年代中期,“美学热”之后如何发展美学研究,成为许多学者颇感焦虑的问题。为了突破已有的几大派,走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的固化的知识体系,寻求美学研究的新活力,一部分美学研究者走向了中国古典美学。这时出现的几部美学史,例如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等,都具有开辟新领域的拓荒意识。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如断代史、概念史、专题史等。

这两方面的力量,对于推动美学的发展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中国美学的发展却陷入新的困境之中。一些研究西方美学的人片面强调美学的普遍性,而忽视其对特定民族和文化的适用性。美学应植根于民族与文化生活,西方美学中的基本原理在不同民族的运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变异。还有一种情况,有的研究者看到西方美学的一些新理论后,将之当作时尚理论来宣扬。接受西方美学,首先要有中国学者的主体性,面对中国的审美和艺术现实,应当以一种开放的胸襟与各种引进的理论对接。然而,追寻前沿、追逐时尚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沿与时尚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问题导向,而后者是外观导向。正视学科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引导学者走向前沿;而追求形式的翻新,则只会使学术时尚化。

在研究古代美学的学者当中,也有一些人把“中国主体性”替换为“古代主体性”。他们认为,只有古代的中国才是纯粹的、不受外来影响的中国。这些研究者用“纯粹性”来为自己“壮胆”,认为对“真正的”中国的寻找,是他们理论有效性的依托。实际上,一个纯而又纯的中国并不存在。中国的思想、哲学、美学,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一次又一次地随着外来营养的注入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同质化会造成衰弱和活力的丧失。不断吸收外来的影响,才是中华文明仍然保持活力的原因。对古代和西方思想资源的开拓,使美学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形成了一代人的美学繁荣。

在以中为体的“中体西用”和以西为体的“西体中用”之间发生过争论。争论本身是很好的,但下一步却是不争论,从而形成二元对立,老死不相往来,各自发展或不发展。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美学上的几大派,在争论中形成,有着理论创立时期的冲动,以及直面艺术和现实问题的意识。这些理论到了80年代变得知识化,在许多情况下,也变得僵死、教条化。

然而,理论中的动与静总是相对的,多种因素并存其中。知识在生产,形成积累,进而在传承过程中形成教条。一些化不开的争执,常常是由于固守教条导致的。无论“洋框框”还是“古框框”,都要依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通过面向当下实践实现自主创新,从而使理论恢复生机。

三、国际对话的新困境与第三次突围

在迎来了全球化时代以后,中国美学就在一个不同的语境中生长着。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国外学者对中国美学的兴趣也在日益增加。中国美学家也正在积极参与国际美学活动。从21世纪开始,在中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会议。这包括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在成都召开的“美学的多样性”国际美学研讨会暨国际美学协会执委会会议,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几次会议,打开了中国美学的大门。同时,21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家对在世界各地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以及各种国际美学学术会议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参与世界对话,是中国美学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然而,在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国际上,目前中国学者有两种类型的研究和文章最受欢迎。其一是向国外学者展现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讲述中国特有的概念、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如此等等,以满足国外学者的好奇心,针对他们原有的对中国古代的想象作一些补充,使之得到丰富。但中国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只有对其深入研究,寻找其现代意义,形成与当代生活的对话,才能使这种内容加入主流思想和学术前沿之中,获得交流的有效性。仅仅展示一些自身文化的“奇异性”,并不能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其二是讲述外国人物、思想、作品在中国的历程,展示一些在西方学界被关注的人物、思想和作品如何到了中国,在中国有什么样的遭遇,接受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故事。对于西方人来说,这是他们的思想在中国的回声。只要换位想一下,就很好理解。如果有中国的人物、思想、作品在遥远的国度产生影响,我们也同样会感兴趣。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学术的主流。讲讲某位西方美学家的著作在中国有多少译本,有什么样的解读,西方相关的杂志一定喜欢刊登这样的文章。但它们毕竟只能提供一些知识,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的理论建设,都起不到什么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网址: http://www.zgddyyzz.cn/qikandaodu/2021/0325/983.html

上一篇:民间儒学传统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以曲阜
下一篇:人体工程学在人性化医药包装设计中的应用